编者按:她如同繁星般的,不争日月之辉,却用自己微弱的光照亮行走在黑暗中人的路。本期【我与学校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土木建筑学院祝秀琴老师的故事。

我进校后带的第一批学生是07级的,大部分都是九零后的学生,在我下达了设计任务书以及需要购买的绘图工具后,这些学生都是自己主动去打印材料,自行购买工具,课堂上端端正正的拿绘图纸以及专业的工具坐那里画图,偶尔有开小差的学生,我点下他名之后,能立马改正,画图的细心及严谨态度是非常好的,图纸的效果也是经常超乎我想象的好,导致我经常拿这届学生的图纸当模板给“00”后的学生参考,总之就是学习主动性更强些。到了2018年左右,所带的学生基本都是“00”后的了,给我感觉是现在的学生确实跟以前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是下达设计任务书,“00”后需要我推一下就动一下,学习方面资料不会自己主动找好,需要我找好后发给他们,学生较少有主动课堂学习行为,依赖心理更强,富有个性学生也偏多些。
我突然发现再用原来的课堂方式去授课的话是行不通的,也达不到课堂预期效果。他们有依赖心理,我就把需要用到的教学资料全部下发给他们,比起要求他们自己去找课后资料来看的话,我给的比他们自己找的资料要更全更多,需要他们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些资料,同时,我还要求他们形成笔记或是报告提交,这样就杜绝某些同学的懒惰心理。虽然是推一下才动一下,但是动起来带来的课堂效果是不差于主动性的效果。
我觉得学生不是越来越难带,而是我们老师有必要深入分析现在学生的特点,“00”后学生喜欢和蔼可亲、知识丰富、热爱生活、懂得网络用语的老师;喜欢平等、不喜欢老师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态度。我们与“00”后学生相处,更多是要以朋友身份、平等身份去跟他们沟通交流,面对“00”后,我们要变革师生关系,站在学生角度去解决学生问题,做学生的朋友,赢得学生的好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如果仍然套用以前的老思维、老办法,面对崭新的学生,可就成了现代版的刻舟求剑了。因此,制定适合于现在学生的教学方案,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发展,而不是强迫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作为老师,因材施教是老师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