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处 王栋报道)9月28日,我校“稻油轮作”科研小队走进宜春市靖安县水口乡、高湖镇,实地调研靖安县“稻油轮作”种植模式,探索“稻油轮作”促进乡村振兴新路径,助力“旅游+农业”高质量发展。

科研小队走进水口乡桃源村,水稻种植大户漆虎介绍了水稻的种植、收割、烘干等情况,从机器碾米到智能筛米再到成型包装“一体化”操作流程展现了“科技+农业”的魅力。漆虎还现场展示了大米智能分类称重以及真空包装的流程,为科研小队讲授了一堂新式农业实践课。
“我种植了1000余亩水稻,都是采用机械化种植,产物加工也形成了‘一体化’,待水稻收割后,继续种植油菜花,而且我种植的油菜花都成为了旅游打卡地呢。”漆虎高兴地说道。


科研小队深入高湖镇成丰村、中港村的田间地头,调研靖安县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项目实施情况以及“稻油轮作”成果转化情况。中港村副主任王星辉介绍到:“政府大力支持‘稻油轮作’种植模式,选派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指导,还对购买农机设备给予一定补贴,让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我校“稻油轮作”科研小队是一支大学生探索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队,围绕“稻油轮作”促进种植业、旅游业、加工业展开了系列实践活动,探索靖安县“稻油轮作”新模式发展的密码。今后,科研小队将继续深入基层,走进田地,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展中,探索新模式、新思路、新内涵,加快实践成果转化,促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