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日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2021年专职教师招聘计划(此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一、全职引进
1.教授:具有教授职称,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年龄55岁以下。
2.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具有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职称,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能够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践教学工作。年龄50岁以下。
3.讲师(或工程师):具有讲师(或工程师)职称,能系统讲授两门及以上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能够根据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实践教学工作。年龄40岁以下。
4.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毕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和独立开展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年龄35岁以下。
二、薪酬待遇
1.薪酬按职称、学历、技能资格和工作经历确定:正高职称待遇面议;副高职称年薪约9万-15万;讲师职称年薪约8万-10万;研究生转正年薪7万-9万。
2.按国家规定办理“五险一金”。
3.为外地教师提供宿舍。
叁、人才招聘计划表
部门 |
专业(方向) |
数量 |
要求 |
联系方式 |
土 建 学 院 |
1. 土木工程专业招4人(懂钢结构原理,土木工程施工,钢结构设计者优先); 2. 桥梁专业招2人(会钢结构钢桥,桥梁结构软件者优先); 3. 铁道工程专业招2人(原铁道相关院校相关专业毕业者优先); 4. 城市轨道工程专业招2人(相关专业毕业或有类似经验者优先); 5. 工程造价专业招2-3人(懂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装修工程预算、桥梁及铁道概预算者优先); 6. 工程管理专业招1-2人(有建筑公司管理与施工经验,项目管理经验者优先)。 |
13-15人 |
硕士研究生(或讲师)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61 手机:13970072581(李) 邮箱:270441755@qq.com |
人工智能学院 |
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7人 2.计算机类8人 3.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类10人 |
25 |
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
马善钧,13026201529, 邮箱:诲虫蹿测蔼别肠箩迟耻颈迟.别诲耻.肠苍 |
实验员 |
1 |
本科(含)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 |
智能制造学院 |
1.自动化专业1人 2.机器人工程或相关专业2人 3.控制科学与工程或相关专业1人 4.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2人 5.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人 |
8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28(李)办公电话:82121163邮箱:jd@ecjtuit.edu.cn |
实训中心干事1人 |
1 |
本科学历,机械类专业优先 |
商学 院 |
1、会计学:2人(优先考虑有会计信息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者) 2、金融学:2人(优先考虑有计算机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者) 3、旅游管理1人 4、市场营销2人(优先考虑有新媒体营销从业经历者) |
7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电话:0791-82293585(齐)办公电话:0791-82293583(段)邮箱:jgfy@ecjtuit.edu.cn |
基 础学科 部 |
1、大学数学:8人 (优先考虑:①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方向;②有公司实践经验) 2、大学物理:2人 (优先考虑:有公司实践经验) |
10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125手机:13970034019(梁)1.邮箱:jcb@ecjtuit.edu.cn |
文 法 学 院 |
1、大学英语: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可直接电话联系并优先录用) 2、法学:3人(博士研究生和副高及以上职称可直接电话联系并优先录用) 3、思政: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可直接电话联系并优先录用) |
15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293545手机:13177864498(张)简历投递邮箱:wffy@ecjtuit.edu.cn |
体育学院 |
1. 足球方向4人, 2. 羽毛球4人; 3. 田径2人; 要求:本科阶段专项与研究生阶段一致者优先,体育教育训练(代码040303),体育教学(代码045201),运动训练(代码045202)。 |
10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1985手机:15179162525(马) 1.邮箱:ytfy@ecjtuit.edu.cn |
设计与艺术学院 |
1. 环境设计:2人 2.播音与主持:1人 3. 广播电视编导表演:1人 |
4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手机:19979037670(李) 邮箱:2211460458@ |
交通运输学院 |
1. 交通运输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类)3人; 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类)1人; 3.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类)2人; 4. 电气工程(电力牵引类)2人; 5. 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2人; 6. 控制科学与工程或自动化类2人; 7. 轨道交通信号类2人 8. 物流工程(智慧物流或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方向优先)2人 |
16 |
硕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及以上 |
办公电话:0791-82122771 手机:13576040007(万) 邮箱:飞补苍产驳蔼迟辞尘.肠辞尘 |
久久日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介绍
久久日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非营利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久久日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目前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
办学条件:学校位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地处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黄家湖畔。随着2019年6月新校区正式动工建设,学校目前形成两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校园占地1411.56亩。学校配备有大型电子阅览室、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以及物理、机械、汽车、检测、力学、建筑、电工、电子、通信、单片机、网络、3顿打印、物流、摄影、演播等17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817.06万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122万余册,电子文献122万余册。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土木建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文法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体育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学科部等九院一部。学校目前开设了38个本科专业(今年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教育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及管理学类专业有26个,占全部专业的70.27%,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并且在交通工程类专业形成一定特色。近四年,学校共有25个专业参与全省专业综合评价,有5个排名第一,9个排名第二,总体排名靠前。通信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3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控机床与编程》《中级财务会计学》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
教育教学: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学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达40%左右。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大唐移动、省建科院、江西中核测绘院、南昌铁路局、江西运通汽车、中铁二十四局等几十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进一步健全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依托铁路系统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的丰富公司资源(在赣公司6万多家,上规模公司1万多家,亿元公司1千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含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大型公司等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屡创新高,叁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25项,省级奖项668项。
科研创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组建了“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教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探索,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叁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立项一百多项,签订横向课题12项,发表厂颁滨论文、颁厂厂颁滨论文、贰滨论文、中文核心论文、出版教材专着等数量也有所增加。荣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市厅级科研成果,获授权专利、软件着作权等二百多项。学校移动通信实验室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节能与结构实验室获批赣江新区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功能材料团队获批赣江新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开放办学: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已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组织学生赴海外研学交流,有近百名学生出国留学深造。
党建思政: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和使命,把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教育事业,切实以“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为核心,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领导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学院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党建成果。《独立学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学生党建中心》获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生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获江西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叁等奖;获评江西省高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一个;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个。
社会声誉:学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开拓办学思路,办学水平已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省内独立学院第一方阵,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站在新起点,面向新未来。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育人为本、服务社会”为宗旨 ,秉承“自强 厚德 求实 创新”校训精神,恪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立校、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办学理念,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打造德育教育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为抓手,聚焦“双转”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成为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