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贺岁日,景象大不同。遥相达贺意,方寸互打躬。疫情来得猝不及防,宅在家中就是为祖国做贡献。本该团圆的中国年,因为疫情中的“逆行者”显得有些不同:昔日的团圆更多突出的是“圆”,即圆圆满满,合家欢乐;今日的团圆格外突出的是“团”,即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无数的医生护士加入到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大军,你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整个中国以武汉形成了一个圆,医院里人来人往医护人员忙碌奔波,街道上冷冷清清万人空巷,一动一静,给世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戒严非为孤军战,十亿炎黄共腑肠。疫情蔓延,戴口罩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放眼望去,尽是口罩的天下。“常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这一短短的顺口溜,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全国人民同心协力驱魔障,举国沉浮共一船,也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有做好事不留名的人,开车去警局无偿捐赠一箱口罩;有快递小哥奔走于街道中,为防控人员无偿送餐;有医院门口小卖部的小林先生为医院医生护士无偿送餐、送口罩……数不胜数的例子,出现在国家危难之际。太平时,国家让我们衣食无忧;危难时,我们为国家添砖加瓦。举国同心,共渡难关,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他,只因这里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坚信在雪消岁未黄时,疫患已成殇,正如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医者仁心,无畏非无恐。我们常在思考,为什么医生可以在人人自危的时刻,成为人群中的“逆行者”,奋不顾身、支援武汉,难道他们不怕死吗?他们当然怕,但他们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名医生,不曾忘记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初衷。救死扶伤、守护生命,不正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吗?每四个小时轮一次岗,中途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口罩在脸上勒出一条条痕迹、坐在椅子上睡着了,躺在地上睡着了,吃饭的时候睡着了......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让医护人员疲惫不堪,但是他们却依旧咬牙坚持着。当我看到,一群女医生、女护士为了方便工作,把平时最看重的长发剃光,泪水划过脸庞,洋溢着温暖的笑容。那一刻,我非常震撼,我流下了泪水。不是因为光头的她们变得不美了,而是感叹那股神奇的、着了魔一般的力量,驱使着她们义无反顾地牺牲自我成就大我。我为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医者仁心,无畏并非无恐,只因现在患者需要他们,武汉需要他们,国家需要他们。与此同时,83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出征挂帅,坐镇武汉。“把情况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是钟南山院士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霸气回应。并且,他利用一切时间来研制病毒抗体,只为救活更多的人。
待到春暖花开日,酒肉逢林莫做愁。打赢新冠病毒疫情战已见眉头,我们不妨可以设想一下没有病毒肆虐的生活:男生和室友去碍歌、烧烤、打游戏,可以玩得昏天黑地;女生去逛街、吃火锅,可以嗨得随心所欲;或者过浮生偷得半日闲的生活,在静谧的图书馆品一杯茗茶,静读半卷天书;在宿舍尽情地组装建构你未来的理想生活,宏伟蓝图任你选;在操场什么事也不做,就这么静静地一个人呆着。生活是一道菜,酸甜苦辣咸,品了,叹了;人生是一场戏,生旦净末丑,唱了,醒了。红尘过往,没有人握得住地久天长。人生之事岂能尽如我意,哭笑皆由人,悲喜自己定。疫情病毒就像一道沟壑,过了,赢了,不求地久天长,只求把握当下,众志成城,打赢疫情病毒战。朋友喜相逢的日子,不会太远,雪消岁未黄,疫患以成殇。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艺体分院学生相夫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