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华民族是坚不可摧的民族,我们中华儿女是戮力同心亲如一家的骨肉同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努力做好我们自己,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不懈努力,在抗“疫”中彰显我们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能做的、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我们自己需要面对的一切都扛下来,积极去面对,做好自己。一月底武汉封城,举国抗“疫”,也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学校也启动了应对预案。大年初叁,学校各个教师群就活跃起来了,教师们开始了2020春季学期教学的研讨。因为疫情学生不能如期返校,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校教师都在思考,在行动。大家从“超星学习通”开始,开启了全方位学习、备课模式。依托“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大家积极备课,从学习平台的下载、安装到利用学习平台开始建课,再到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全体教师一步步攻坚克难,终于在线上开课前,完成相关教学准备工作。在举国抗“疫”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做好自己,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
随着线上开课,我们的2020春季学期也拉开序幕。网络教学,让师生又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我的一位学生寒假开始的时候,到广东开始寒假实践工作,不曾想遇到了这次疫情。她整个春节前后,独自在异乡经历着这一切。就在我们线上开课的前一天,她才说明情况。当时,她的身边连纸、笔都没有。她当时所处地方疫情防控十分严格,她也在积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打听可以返乡的时间。没想到,第二天,她准时出现在网上课堂,而且课后笔记写得整整齐齐,清晰详细,记录了很多听课的细节和授课内容、重要知识点。我能想象,在这突如其来的严防严控之下,一个女孩子独在异乡,要承受怎样的心理压力?外出购买纸和笔,她是要走过了多少家大门紧闭的店铺,才最终成功买到?但她都克服了,想方设法准时参加线上课堂。这是何等的难能可贵!她在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足以。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努力终能筑起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之墙。
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也不能像医学科研者那样夜以继日地攻关病毒寻找破解之道,但是,我们可以守住自己,站好岗位,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只要教师认真教,就是在为疫情防控工作出力。
在批改学生听课笔记的过程中,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为着学生的那股青春奋进的力量。有一名学生给我拍照上传听课笔记,我看到了那一张张写满笔记的纸下面,是泥土。他在老家,网络信号比较差。为了不错过网课,他举着手机,从家里一步步循着信号,走向田野。终于,信号越来越强,网上课堂传来的老师和同学们的声音,不再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于是,他便以田埂为凳,以双膝为桌,全神贯注地投入网上课堂的学习当中。看着那几页写得满满的笔记,我的眼睛湿润了,感动于这不畏困难、拼搏向前的青春力量,感动于学生不轻易放弃学习。他在努力做好自己,做到着自己能做的。也在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那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迹是那么可爱,那么美丽,那么真诚,那么有力。
如果学生们如期开学返校,那他们要面对的事情,将会简单很多。然而,疫情当下,延迟返校,在家里的学生们就可能要面对更多事情,甚至是复杂的事情。有一位学生,母亲突发疾病要入院动手术,父亲那时已离乡投入全国复工复产中。这时,作为一名大一学生的他,以成年人的姿态,去扛下自己要面对的这一切。送妈妈入院,那份焦灼,他独自扛下来了;守候在手术室门外,那份担忧,他独自扛下来了。寒风中,他一次次骑着电动车,往返于医院和家里,给妈妈送滋补汤、送衣物,他给妈妈送去的是温暖,也是安慰,更是孝心。我想着,当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母亲,从儿子因冒着严寒骑车而异常冰冷的手中,接过那热腾腾的滋补汤的那一刻,应该感受到了儿子的担当与力量。就在他努力扛起家庭的责任时,他完全有理由请假不到课,但他仍然想法设法上好课,做好每一次的学习笔记,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在这疫情之下,他在感动着我,也在激励着我。此时此刻,他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
我们还有很多学生,在家乡党组织的领导下,成为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贡献青春力量。而诸多一线抗“疫”人员,也是比我们的学生大不了几岁的80后、90后。正是有这么多的青春力量汇聚,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举全国之力”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时代召唤有为的青年,青年们也将担当起时代重任,克服眼前的困难,成就更美好的未来。青年们有力量,国家就有力量,民族就有力量!

卢韫老师